新华社天津1月28日电(记者栗雅婷)冬日清晨,在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明媚的阳光洒在暗红色的砖墙上,树木的枝丫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观光马车已准备就绪,马儿们从鼻子里喷出白气。随着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多,风格各异的小洋楼们也开始慢慢苏醒。
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不同建筑风格的小洋楼在五大道历经风雨。近些年,天津市和平区大力发展“洋楼经济”,挖掘盘活小洋楼资源,小洋楼也迎来了新主人,变身为咖啡厅、民宿、美术馆、书店等。
俯瞰民园广场。新华社发
春节临近,在五大道的中心区域民园广场,高耸的大门装点着龙年主题气球装饰,美轮美奂的英式古典风格石柱挂上了火红的“福”字。
民园广场的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民园体育场,这里也是中国的第一个灯光足球场。经过提升改造,现在的民园广场已经成为中西合璧的“城市会客厅”。即便是工作日的上午,这里也很热闹,游人们三三两两坐在台阶上享受冬日暖阳,小朋友们跑跳嬉戏,运动爱好者绕着跑道奔跑……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朝气。
距离民园广场不远处便是民园西里,各具特色的咖啡店、书店、美术馆等就藏在小洋楼里,每走几步,就有惊喜。
在位于民园西里的棉里咖啡,咖啡师正在忙碌。新华社记者 栗雅婷 摄
棉里咖啡便是其中一家,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小洋楼被重新修缮,古典风格的桌椅摆放在窗边,大型雕像穿透一层的屋顶,耸立在咖啡料理台与旋转楼梯之间,厚重的欧式风情让人一秒穿越回百年之前。
“我们希望顾客坐在咖啡店里就像置身于一幅古典油画之中,可以沉浸式地感受百年以前的咖啡文化。”棉里五大道综合体经理耿萱笑着说,“小洋楼具有独特的历史美感,这种美需要被更多人看到。”
桑丘书店的主理人韩筱龙也深有同感,2020年书店搬入小洋楼后,韩筱龙没有进行过多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了小洋楼原本的模样,吱呀作响的地板,油漆斑驳的木门,静谧古朴的小院儿与书店沉静的气质更加契合。
茶余饭后,韩筱龙喜欢在五大道遛弯儿,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深切感受到老建筑的新变化,“之前很多小洋楼楼门紧闭,现在的小洋楼向人们敞开大门,让小楼‘活起来’,其实是对其最好的保护方式之一。”(参与采写:贾洪光(实习))
视频:栗雅婷、贾洪光(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