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4 05/10 10:20:30来源: 新华网

中国故事|古籍修复师“遇见”数理化

2024-05-10 10:20:30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当非遗遇上现代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天津图书馆内的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有两间工作室分列走廊两侧。一间里可见到毛笔、镊子、敲书锤等传统古籍修复工具,而另一间则放置着拉力仪、撕裂度仪、测厚仪等精密检测仪器。

  一本本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籍带着岁月的痕迹来到这里,通过古籍修复师“古老”又“新潮”的“治疗”方式焕发新生。

  探索古籍“生命的密码”

  身着深蓝色工装的高学淼打开仪器设备,微蹙双眉、屏息凝神,手拿镊子、小心翼翼地剥离出古籍中一页泛黄纤薄的纸张,放在纤维仪下进行检测。纸张纹理、受损细节等古籍的“基因密码”在电脑屏幕上逐一呈现。

  “这是古籍修复的‘前奏’,是为了解每一本古籍的用纸材料,以便在上百种手工修复用纸中选择最接近的一种,以达到最好的修书效果。”高学淼将他的日常工作娓娓道来。

高学淼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仪器检测纸张纤维数据值。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38岁的高学淼是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12年前,一则古籍修复师的招聘信息将高学淼与古籍“连接”,让他们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些年,化学专业出身的他一直借助科学手段帮助“生病”的古籍“康复”。

  走进高学淼的工作室,拉力仪、纤维仪、白度仪等实验器材环绕摆放,实验烧杯、镊子、培养皿等实验工具一应俱全。高学淼说,这些看似“不搭边”的仪器是古籍修复前期检测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烘干箱、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等仪器设备,我们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设定一些参数,模拟纸张自然老化等情况,从而‘创造’出最适合的补纸。”高学淼边操作设备边说道。

  而后历经一系列纤维组成、白度、厚度、酸碱度、裂断长、撕裂度等性能测试“关卡”,这张补纸方能作为“原料”用于古籍修复中。

  由于饱受风霜的古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常呈现出脆化、絮化、霉变等现象,高学淼也会尝试在测试纸张上通过化学和生物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室内一本等待修补的清代古籍,右侧摆放着用于修补已匹配好的补纸。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即便实验成功,化学和生物方法也不能贸然在古籍修复中应用。”高学淼说,“古籍是纸质文物,修复的目的是为古籍‘延寿’,要讲求可逆性。虽然一些化学试剂能够快速去除书籍上的污点,但可能会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他认为,修书犹如治病救人,没有100%的把握就不能应用到古籍上。

  沉心修炼“手上的工夫”

  在高学淼的工作室对面,一位古籍修复师正伏案对古籍进行修补。只见她轻轻拨弄桌案上一张泛黄的书叶,用毛笔蘸上浆糊,笔尖微微点触,将补纸粘补在书叶缺损部分,而后喷水压平。整册书叶修补完毕,还需用敲书锤将修补处捶平,力度轻巧、适中。

  这位古籍修复师运用的正是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该技艺已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对每一本古籍进行修复前,修复师首先要查看并记录古籍的破损情况,“一书一议”制定修复方案后,才能进行拆页分解、清洗、配纸、修补、捶平、修剪、压实、装订复原等20多道工序。

天津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用补纸在古籍背面进行修复作业。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看似简单的工序,起初身为‘门外汉’的我用了两年时间才初步掌握。因为古籍修复容不得任何失误,每一道工序都要谨慎对待。”高学淼说,尽管古籍修复得到了越来越多科技手段的加持,但修复师“手上的工夫”永远是修复工作成败的关键。

  师傅手把手教,高学淼一步步学。仅一个捶书的工序,就让他苦苦摸索了很久。“敲书锤落下的位置、捶书的力度、捶到什么程度都有讲究。如果捶得过重,书叶修补处会发亮,就说明已经将书叶捶伤。”高学淼说。

  又如,虫咬、鼠噬等“伤口”在古籍修复中常见,但“伤口”大小、深度逐本不一,修补方式也不尽相同。再如,对古籍装帧复原时,如何在原本残断的丝线上接上新的丝线,并将线头藏于书中?这些都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修复技法和经验。

  即便掌握了所有工序、储备了丰富的古籍修复知识,真正开始上手修复古籍时,高学淼的第一反应仍是“不敢修”。“修复古籍,应常存敬畏之心。每本古籍都不仅是一本书,而是联通古今文化的重要介质,浓缩着千百年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我更应谨慎对待。”

  十多年来,从古籍普本到明版《大藏经》、敦煌遗书残片、北疆博物院藏西文文献,在师傅指导下,高学淼和团队一起参与修复了诸多极具研究价值的古籍,让数百册古籍重现芳华。

  目前,天津图书馆馆藏古籍59万册,涵盖唐宋至明清的古籍、拓片等,有244种古籍善本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修复,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任重而道远。”高学淼说。

  创新点亮“活的遗产”

  作为中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首批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天津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正通过多种形式让古籍修复技艺“活”起来,走进大众视野。

  “每完成一项古籍修复任务,我们都会以修复报告、书籍或论文集的形式记录下来,助力修复技艺存史,传授古籍修复经验。”高学淼说。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万群带领团队历时五年时间编纂了业内第一部辞典——《古籍修复知识辞典》,共收录了古籍修复中的3600多个词条,且每个词条均配有英文翻译,为这项技艺走出国门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古籍藏用矛盾的难题也得以破解。目前,天津图书馆将10万余册古籍数字化,通过讲座、展览、短视频等方式,面向社会大众传播古籍内容,并展现传统修复技艺。既做到呵护收藏古籍,又提高古籍资源的利用率。

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万群(右)在海河旧书市集活动上向市民讲解古籍修复。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又逢周末,天津图书馆“古籍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之一“我在天图修文物”如期进行。在古籍修复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动体验了古籍修复、拓碑、活字印刷和装帧项目,沉浸式感受古籍修复技艺的魅力。

  同时,天图的14位古籍修复师们还走进天津市各大高校、中小学以及活动市集,让更多社会群体参与到古籍修复的实践中来。“可喜的是,古籍修复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我们古籍保护中心也吸收了不少新鲜血液。”高学淼说。

  监制:卫铁民 刘畅

  记者:宋瑞 孙凡越

  视频:徐思钰 胡震泽

  实习生:贾洪光

  编辑:刘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