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天津2月6日电(记者徐思钰)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新春伊始,天津市水务部门大力推动实施城乡供水、水旱灾害防御、城市内涝治理、河湖生态复苏、数字孪生等五方面重点水务工程建设,助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推动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尔王庄水库增容、于桥水库清淤试点、引滦原水预处理厂、新开河水厂改造等供水工程建设,巩固提升引江、引滦双水源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推动改造城市老旧供水管网100公里,改造宝坻区、宁河区老旧二次供水设施107处,解决个别街镇社区管网损坏、水压不足等问题,改善市民用水条件。
推进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蓟运河、潮白新河、泃河、大清河等行洪河道治理,东淀和文安洼、贾口洼、黄庄洼等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实施蓟运河7处险工险段治理及红旗庄闸等重点闸站改造,推动实施南港工业区海堤建设和32条山洪沟道治理,年内实现全市主要行洪河道和蓄滞洪区基本达标,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更加完善。
集中开展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建设。开展瑶琳路、临月里、马场道、宾馆路、芥园西道、南市(南门外大街)等6处易积水点和东兴、密云一支路、天平桥、九经路、北站(南侧)、海河东路金阜桥下沉路、海河东路直沽桥下沉路等7座易积水地道改造,进一步削减中心城区易积水区域数量。加快推进梅江南、友谊南路、大直沽、红星桥等4座雨水泵站建设,改造老旧排水管网60公里,清淤疏浚154条、180公里大型管道和19条、175公里二级河道,畅通中心城区排水通道。
加快实施河湖生态复苏工程。加快实施北运河木厂船闸、筐儿港枢纽至屈家店枢纽综合治理,年内实现北运河适宜河段旅游通航目标。推动完成东丽区务本河泵站扩建、津南区大沽排水河东沽泵站改造等工程,助力天津·绿屏水系连通项目。加大幸福河湖创建力度,全市计划创建16个幸福河湖。启动新一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压减至0.4亿立方米,继续实施蓟州区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1平方公里。
加快实施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监测感知、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水文监测站网补充等防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天空地水工”一体化水利监测感知能力,提高雨水情预报精准度,延长洪水可预见期。优化数字孪生平台和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提高防汛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为今年汛期防汛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目前各项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抓冬春施工关键期,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为实现天津一季度“开门红”贡献水务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