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新学期即将开始,为防范校外培训消费风险,保障家长朋友们的合法权益,市教委温馨提示:警惕低价陷阱、选择合规机构、拒绝虚假宣传。
前段时间,外省市多地发生商家前脚促销,后脚恶意闭店、躺平耍赖等现象。家长朋友们要警惕宣传陷阱,发现收费周期超长、课程单价偏低、课程总价超额等情况,尤其是在以往所交费用还有剩余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报班。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家长朋友要正确看待校外培训的必要性,不迷信、不盲从。确有需要的,请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或支付宝小程序“校外培训家长端”等正规渠道选择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并在线完成选课程、交费用等操作。这样做,预付的培训费才能进入监管账户,实现资金监管,确保大家的预付费不被机构挪用。
部分校外培训机构为了博人眼球、吸引客源,宣称聘请了名校教师、教研室出题、老师开班培训,夸大培训效果,甚至喊出“包提××分”“无效退钱”等口号,作出虚假承诺,借此收取高额培训费。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大家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记者 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