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5 02/20 16:24:43来源: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特稿丨中国会展业融通世界架起合作之桥

2025-02-20 16:24:43    来源: 《参考消息》
字体:
分享到:

  【原标题】中国会展业融通世界架起合作之桥

  文/本报记者 刘惟真 宋瑞

  每年举办100余场展览会,吸引超过700万海内外客商共谋合作;展会活动的创新元素日益增多,引领国际潮流……来自德国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迈克尔·克鲁珀细数这家中德合资展览中心在华发展23年的新面貌,为之欣喜不已。

  春节前夕,全球会展界最高规格和最具国际影响的行业年度盛会之一——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首次落址天津。论坛上,迈克尔见证了诸多新合作项目的签约落地。

  “这些合作将成为未来10至20年行业发展的绝佳开端。”迈克尔认为,中国会展业连通全球,中国是全球公认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很多全球会展公司能从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中受益。

  近年来,在中外会展业构建的独特时空里,代表新趋势、新科技、新变化的海外展商纷纷从世界各地相聚中国,中国企业也积极乘着会展“东风”组团出海、拓展市场。“近悦远来”的开放之桥不仅加速文化互融互通,也打开全球贸易的“机遇之窗”。

  中国会展联动“全球脉搏”

  会展业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是联通全球企业、市场和要素资源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中国不仅将做强会展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一系列“重磅展会”,加速释放展览经济的“乘数效应”,还在全球会展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推动国际经贸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现场(李然 摄)

  在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泰国展览行业协会副主席、IMPACT会展中心总经理黎运豪说:“中国会展业是全球的重要市场,我们这次参会是为了结识新的业界同仁,了解中国市场的最新趋势,寻求潜在合作伙伴。”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众多耳熟能详的国际会展企业落户中国。

  法国ABE商务会展有限公司亚洲区总裁苗瑞卿对会展业的国际化趋势感受明显。该公司已经深耕中国市场近20年,常态化在天津和广州等地举办航空航天领域的会展。

  “中国拥有一流的会展硬件条件以及良好的技术基础、营商环境,政府对于会展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对于海外展商具有很强吸引力。”苗瑞卿说,以该公司承办的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为例,会上国际展商的比例已从约50%提升至约60%,不少专业观众不远万里来到天津,与业内人士洽谈合作。

  法国高美艾博展览集团亚太区总裁谢抒嬑也介绍,在中国,该公司在山东、珠海、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设置办事处,举办多场活动,拥有大量中国员工。

  “建立伙伴关系是驱动增长的最佳实践方式之一。我们的愿景是创造价值和联系,从而让整个行业能够更进一步地发展。”谢抒嬑说。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会展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展会平台的交流对接作用,支持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欢迎全球企业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发挥平台交流对接作用。如今,进博会、链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中国的重大展会,已经成为全球交流合作、增进互信的开放平台,让更多海外企业共享中国大市场的机遇。

  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部长邬胜荣介绍,中国举办的重点展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境外参展商比例增长明显。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已有265个展会项目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同比增长超过20%;UFI会员单位253家,同比增长约10%。

  深度沟通、融通合作,正成为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关键词”。“我们希望和大家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未来长期合作,对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独立组展商协会首席执行官文森特·波利托说。

  会展带动世界经济增长

  会展行业具有典型的“一业带百业”特性。国际展览业协会首席执行官柯世祺表示,全球会展业创造的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000亿美元,可提供340万个就业岗位,广泛辐射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而在此基础上,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也能够反哺经济与各行各业,成为集聚资源、拉动创新、提升人气的重要平台。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国际性展会更加速了理念更新与产品涌现。“会展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提供展示窗口。我们积极推出新展会、新主题,为新兴产业、创新科技、环保科技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缔造国际商贸平台,吸引国际投资者,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副总裁张淑芬说。

  在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专做美国海运航线的上海翰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销售主管王德志也实现了“业务突破”。“展会期间,我们收到数十个合作意向。会后,美国海运航线的业务更加繁忙。”

2024年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天津开幕。(赵子硕 摄)

  外贸大省广东成功举办135届广交会,与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挑起数贸会“大梁”,致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领域的标杆展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曲维玺表示,中国许多地方依托自身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展会巩固优势特色、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一系列免签政策和针对境外人员来华参展的便利化措施基础上,会展业的发展也带动旅游业的火热。许多外国旅行博主因参加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首次来到天津,并迅速爱上这座城市。

  “中国的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令人神往,天津也是如此。”来自摩尔多瓦的全职旅行博主爱琳说,她将在天津的所见所闻发布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让更多海外网友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

  “只要走进中国,一定会被这片土地的多样性所震撼。”英国游客米凯拉说,在展会上,自己品尝了许多天津特色小吃,更近距离体验了中国文化。

  作为中国北方展览面积最大的会展综合体,近两年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格外忙碌。在展馆配套区,仅开业两年的万豪酒店和福朋喜来登酒店常常一房难求。

  “酒店环境舒适,餐饮种类繁多,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我还会再来天津。”经营一家旅行网站的卢旺达展商乌穆霍扎说,她也期待更多非洲游客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魅力。

  如今,会展业已成为衡量各国开放水平、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天津市商务局局长孙剑楠表示,会展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圈粉”国际旅行者的重要吸引力。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态势,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全球会展业更应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携手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

  “自由贸易是未来支持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如果贸易受到限制,对任何人、任何行业都没有好处,对会展业也不利。”迈克尔说,中国正是推动全球交流合作的积极践行者。

  “会展业被誉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中国会进一步完善会展业国际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快全球会展业双向开放,加强复合型高端会展人才培养和交流,增强会展在展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的功能作用,更好推动各国开放合作。

  更多中企“乘风”走向世界

  在将海外展商“引进来”的同时,中国也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建立更加庞大、完善的会展产业生态圈,出国展览呈现加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贸促会审批通过并实际执行出国展览项目1166项,参展企业5.01万家。

这是2024年9月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拍摄的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标志(孙凡越 摄)

  华沙PTAK国际展览中心管理委员会主席托马什·希普瓦说,2024年,该展览中心围绕工业、能源与建筑、医疗、食物等领域组织了约100场商业会展活动,吸引约1000家中国展商到波兰参展。2025年,他预计这一数字将达到约2000家。

  “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全球最重要的会展目的地之一。我们希望将中国的参展商、参会者、买家、游客都带到波兰,促进更多贸易往来。同时,我们也将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作为寻觅全球合作伙伴的窗口,共同探讨发展新机遇。”希普瓦说。

  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驱动药物早期发现全流程的科创型企业。企业2024年在天津参加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还与区域内的强企“组队”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

  “对于初创型企业而言,最怕‘养在深闺人未识’,有技术而无市场,导致企业错过发展良机。”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晓菲说,近年来,企业通过参加一系列综合性、国际性展会,获得了更多在国内国际舞台亮相的机会。每场展会上都有数十家企业前来与贝芸科技洽谈合作,其中有不少海外公司。

  在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与补贴支持下,不少中华老字号也积极“乘风出海”,通过参加国际性展会等方式,向更多国家讲述产品里的中华文化故事。

  “不久前我到印度尼西亚参展,亲身感受到了当地消费者对我们的热情。打动他们的不仅是产品质量,也是其中的中华历史文化底蕴与故事。”天津市鸵鸟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强感慨道。

  苗瑞卿介绍,法国ABE商务会展有限公司在大约3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展会项目,不少展会中也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她举例称,去年年底,该公司刚刚在法国举办了一场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展会,其中就有不少中国知名航空航天企业“组团”参展。

  “近期还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中国‘走出去’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可以同时为一些全球最先进的大型航空制造业企业提供产品。这也证明了中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向外寻求机遇的趋势。”苗瑞卿说。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庆新也表示,中国外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在海外参加国际展览的频次愈发增多。“我们在德国法兰克福设有展馆,近年来经常会收到国内主办单位租馆办展的需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国际贸易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国际会展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全球会展业融通开放、共谋合作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多位会展商期待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寻求商机,未来产业、新兴产业赛道的领军企业也正蓄力“借展出海”,迎接新机遇。

【责任编辑: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