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5 02/22 10:52:21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天津静海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2025-02-22 10:52:21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2月22日电(徐思钰、张文博)2月21日,天津市静海区举办2025年首季新质生产力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额超60亿元的22个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35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开工。

  走进静海高新产业园远大健康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健科”)智能制造产业园现场,“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招商引资、实现静海崛起”的标语格外醒目。企业代表、项目投资方齐聚一堂,见证静海“新年上新”。

  作为活动主会场的远大健科,是国内净水行业中获得国际顶级认证体系较多的企业,也是静海区“2+2”主导产业格局中大健康产业链的延链补链企业。今年,随着产品订单不断增加,公司决定投资5亿元,购入周边闲置的土地厂房,建设远大健科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亩产”效益。

  活动现场掌声连连,一轮签约、一场开工、轮番招商,传递着大抓项目招引的“静海信心”,更在企业投产、开工、开单的一派火热场景里,展现出静海做强园区、国企、街镇“三大经济”,推动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静海方案”。

  车辆整齐、塔吊高耸,透过屏幕,各个项目工地整装待发。一声响亮的“开工”号令,施工机械开启运转。重大项目携手“加速跑”,又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迎春破土”。

  针对远大健科智能制造产业园,静海区抓好盘活存量的政策窗口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更优质的惠企服务,调动企业投资扩产的积极性,成功盘活百亩土地用于产业园及相关项目建设,真正把“包袱”变成“财富”。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净水设备18万台,净水设备配件1500万件,年产值30亿元。

  “公司收购了附近闲置土地和厂房来建设新的实验室和车间。在静海各部门的帮助下,项目审批、开工等阶段无缝衔接、加速推进。这次开工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对未来信心满满。”远大健康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立佳说。

  签约现场,合作示范区、子牙经开区、唐官屯镇等园区乡镇街道分别与投资企业签约。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有8个,涵盖循环经济、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不久前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释放出信号,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为民营经济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增强信心。”静海区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宏宇表示,民营企业历来是静海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贡献了50%以上的投资、6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静海将会与更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做好各项服务,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纵观全场,子牙经开区是本次签约项目最多的园区,共签约7个项目。唐官屯镇是此次签约金额最大的镇,共签约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1亿元,将与河北陆港集团合作开发天津唐官屯加工物流区拓展区,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合作示范区依托现有大健康等产业生态,共签约3个项目。其中,北京无忧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无忧医护项目将打造一站式就医服务、线上医药互联互通销售平台,提供专业便民服务。

  前不久,团泊健康城部分区域正式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天津西南部区域科创走廊。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国际针灸中心、中医临床研究中心等项目即将落地,协和天津健康研究院全部主体封顶,12个研究单元蓄势待发,联影医疗、海尔生物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天开团泊园大健康科创廊道的创新要素不断丰富,中西医双航母的科技创新策源和科创孵化转化功能也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发展,天开团泊园内已经引育了300多家大健康企业,此次签约代表着更多新鲜血液的加入,也让中西医‘双航母’创新资源更加丰富。”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张瑛表示,将以此次纳入天开园为契机,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推动“科学家+投资家+企业家”的联合创新,设立大健康产业母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和技术转化落地,助力天津建设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健康科技创新高地。

  新项目、新产能,孕育着新的增长极。静海区开局即冲刺,始终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现实生产力,奋力冲刺。(完)

【责任编辑: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