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网天津电科院牵头编制的一项IEEE国际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术语和分类》(IEEE 3345)正式出版,这是继《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导则》之后,该院牵头发布的第2项国际标准,标志着国际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化充电解决方案,涉及机器人和电动汽车两大战略新兴产业,也是国际标准化工作中许多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该项IEEE国际标准提出了多项充电机器人关键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包括车辆接口连接性能、停车误差忍度、光强适应性、插拔力等,并提出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具体测试设备和程序,为加速国际充电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国网方案。
电科院国际标准攻关团队成员杨磊说,该标准作为一项基础性标准,统一了该领域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固定式和移动式两大细分类型,将有助于建立统一的交流概念体系,促进国际间技术交流和学术沟通。
近年来,电科院聚焦核心业务、科研属性与技术责任,系统推进能力提升,在配用电侧电力机器人标准化领域持续深耕,已牵头该领域国际标准5项,其中2项已发布,涉及带电作业机器人、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无人机等方向,建立了优势互补的内外部协同攻关团队。
下一步,电科院将继续推动充电机器人国际标准向国家标准转化,并联合国内相关企业发布系列化团体标准,为推动国际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标准发展贡献科技力量。(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