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国际爱鸟日,不久前,笔者随国网天津电力的线路工人们来到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宁车沽巡护输电线路。
这里水澈天蓝、芦苇丛生,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每年数以万计的珍惜鸟类在此悠然盘旋、纷飞起舞,更有“空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据负责此区域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的国网天津高压公司输电三班班长李马骁介绍,2014年前后的一次巡线中,在北大港水库附近,第一次发现东方白鹳。“当时塔上是两只幼鸟,眼瞅着就要掉下来。”最终工人们将它们救下送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据当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被救的两只白鹳身高一米,翅膀张开更是将近一米五,但羽翼未丰,因为亲鸟失踪,已经很多天没有进食了,非常虚弱,多亏了电力工人,才得到挽救。
近年来,天津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白鹳成几何倍数地多了起来,对此,李马骁的心里既高兴又担心。
据介绍,鸟类会产生很多鸟粪,对输电线路危害不小,既有可能破坏绝缘属性,诱发闪络,同时又给塔上的鸟儿带来危险。天津电力的一款“神器”——防鸟粪挡板却起到了很大作用。它两米见方类似屋檐,呈缓坡状安装在绝缘子上方,把鸟粪隔绝了起来,既保护线路又保护鸟类生存,一举多得,如今这样的挡板在全市范围已安装了两万多套。
2016年,国网天津电力就开展了“鸟线双护”的公益项目,专注鸟类救助,除了为输电线路加装了防护挡板之外,还持续推进废旧杆塔支持政府部门搭建人工鸟巢等工作,擘画鸟线共生和谐实景图。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撞断翅膀的大鵟、求偶受伤的苍鹭、遭遇天敌的红隼、走失离群的白鹳,被电力工人们一次次的救助。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政府、电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爱鸟人士等共同的朋友圈。
按照天津候鸟的分布规律,天津电力整合各属地公司资源,来自各个单位的志愿者们都成长为爱鸟护线的骨干。“我们每年都会组织进社区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解电力安全及动物保护知识,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分享给大家。”国网天津宁河公司“候鸟生命线”骨干成员吕华丽说。
近日,国网天津电力在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组织开展了“湿地绿脉 共护生态”主题活动,与湿地管委会、相关专家一起深入七里海实地调研,对在湿地内安装东方白鹳招引巢的选址、高度、材质等进行会商。
“东方白鹳在湿地东海区域的芦苇地活动较为频繁,我们结合它们的生活习性,对招引巢的点位规划等进行分析讨论,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鸟类的‘过境旅店’一定能发挥作用。”天津师范大学莫训强教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