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张驰
记者从市医保中心获悉,如今,随着医保服务升级,就医越来越方便。然而,有些市民误以为绑定“亲情账户”就能共用医保余额,实际上,“亲情账户”和“家庭共济”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亲情账户”是代刷家人医保卡,实际消费仍从家人的医保账户扣除;而“家庭共济”则是您的医保账户余额可以支付家人的自费部分。
家庭共济
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共济对象为: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内的近亲属。参保人可通过“津医保”App、微信或支付宝“津医保”小程序便捷地绑定本市参保的近亲属,并可随时对使用人进行调整、变更,还可通过查询功能对个人账户使用情况进行查询。
绑定后,参保人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近亲属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个人自负医药费用,也可代其缴纳城乡居民医保费用,有效减轻家庭成员的就医负担,实现医保资金更加合理配置。
亲情账户
亲情账户是在本人医保账户上添加的家庭成员子账户。老人和小孩是看病就医的重要群体,但存在无法或不便使用手机的情况。添加亲情账户后,本人在陪同家庭成员就医购药时,可代家庭成员使用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医保支付、查询亲情账户使用记录,实际扣除的是家庭成员的医保费用。
在陪同家人医院就医或在药店购药时,本人打开支付宝上的医保电子凭证,点击右上角亲情账户,在收费处展示家人的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即可代刷家人的医保。
医保中心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并非“共用医保码(或社保卡)”,或者“共用门诊报销额度”。参保人看病就医还得使用本人的医保码(或社保卡),只不过申请绑定近亲属后,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可以在近亲属间共济使用。请您切记,钱可以共济,卡不能共用。看病就医一定不要冒用、盗用亲属或他人医保码(或社保卡),那样会构成欺诈骗保,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据介绍,不使用本人医保卡进行挂号就医是“冒名就医”,轻则暂停医疗费用联网结算,重则构成违法犯罪。所谓“冒名就医”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用他人医保凭证,在定点医药机构挂号就医并享受医保结算待遇,以此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这里面的“他人”,指的是非参保人本人的其他任何人,包括未按要求办理“家庭共济”的家庭成员。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参保人员应当持本人医疗保障凭证就医、购药,并主动出示接受查验”。第四十一条也明确指出,“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属于参保人员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购药,造成医疗基金损失的,还应当处以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涉及金额较大、情节严重,还会构成诈骗罪。(记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