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5 05/21 14:30:47来源: 新华网

第四期“中国药”研讨会举办

2025-05-21 14:30:4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网天津5月21日电 为推动“中国药”走向世界,近日,第四期“中国药”研讨会暨第一届中英国际生物医药前沿论坛在英国牛津大学举办。本次会议以“中国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核心议题,旨在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跨国协作与创新突破。

  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澳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北京盈科、阿斯利康等众多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参会。

  开幕式由会议主席、天津医科大学吴晓辉教授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首先通过视频致辞,强调了加强中英及国际合作对实现“中国药”战略的重要意义,呼吁以科技创新驱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随后,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亚太地区眼外伤学会副主席颜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系统生物学先驱Denis Noble,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Chris Schofield等分别致辞,认为会议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协作提供了范例。

  学术报告环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Denis Noble、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Chris Schofield、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勇慧、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Antony Galione、牛津大学讲席教授Daniel C. Anthony、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余细勇、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翔等专家分别作了报告。

  在“中国药”学术研讨环节,来自学术、产业、法律等领域专家王旭、董林毅、李绍平、李刚、张良、Daniel.Anthony、Ross E. McLeod等针对“中国药”国际合作的核心挑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们认为,中英合作是经济、健康等多领域的互利共赢。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有助于夯实跨国学术友谊与产业互信。专家们倡导“从基层出发”的务实模式,通过小规模联合会议、学者互访及试点项目的精准投入,推动合作成果落地。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书记崔纯莹在研讨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为“中国药”国际化提供了行动框架,下一步需聚焦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Denis Noble总结会议并指出:“中医药在西方长期被忽视,主要是缺乏符合西方科学标准的证据。未来应当加强研究和合作,探究某些药物如何能够与病灶组织‘通信’。”与会专家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中英乃至全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互利共赢,让“中国药”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共同应对人类健康挑战。(完)

【责任编辑: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