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天津9月29日电(记者徐思钰)记者29日从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天津市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和劣Ⅴ类水体比例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天津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保护处处长张震介绍,在深化水环境治理方面,坚持源头管控。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一口一策”开展分类整治;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并实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行动,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目前天津市污水处理厂规模达到49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
“我们通过完善河湖生态流量管理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等,进行科学调控,强化水资源保障。”张震说,截至2024年底,天津市重点河湖生态水位(水量)保障率达到100%;同时,津冀两地始终保持密切对接会商、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十四五”期间,黎河、沙河两个入津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于桥水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坚持工程先行,推进水生态修复。天津还坚持工程先行,建设实施了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河道生态修复、宝坻区大唐庄镇等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北辰泛区与永定河水系连通等工程,实现多源互补,持续提升河道水生态修复能力。此外,在重要湖库水华预警防控、河湖水生态状况本底调查等方面持续推进相关工作。
张震表示,未来将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因地制宜、因河施策,有序推进天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建立“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河湖水生态治理与保护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