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5 10/02 13:50:23来源: 新华网

记者手记:以服务之“精”保障通行之“畅”

2025-10-02 13:50:23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天津10月1日电 记者手记:以服务之“精”保障通行之“畅”

  新华社记者刘惟真

  进站口安检处设置急客通道,站内162处静态标识更换“上新”……国庆中秋假期里,铁路天津站内人潮涌动,不少精细贴心的服务举措,保障了乘客“一路畅行”。

  “虽然乘客很多,但安检进站通畅有序,候车换乘信息一目了然,出行便捷又舒心。”与家人共同踏上假期旅途的王先生说。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随着探亲、旅游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多地交通客流量呈现增长态势。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预测,这个假期,天津地区跨区域人员总流动量或将超过5200万人次,同比增长4.7%左右。

  伴随高涨的出行热度,不少服务细节悄然提升着城市内、跨区域的交通效率和“质感”。

  9月30日使用“节前专用运行图”,将晚高峰由平日的16:30至19:00调整为15:30至20:00;10月1日至8日使用“假日运行图”,每天安排26列备用列车保障运力……为满足假期市民游客的出行需求,天津轨道交通提前制定了专项保障方案。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天津轨道交通线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晨介绍,假期期间,各线路灵活采取加密行车间隔、加开载客列车、延长运营时间等方式做好运力保障。公司还根据各类活动和游客出行特点,在天津站、天津西站及景点周边重点车站按照“一站一方案”的方式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大客流”情况。

  “我们配备了自动化客流和气象监测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线网运营情况‘实时把脉’,在线路拥挤或遇到恶劣天气时及时与相关各线路对接,快速调整交路、压缩间隔。”肖晨说。

  与此同时,铁路等部门也与地方形成合力,建立起联动工作机制。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站客运车间业务指导李瀛介绍,车站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客流预测,精准把握旅客流动趋势,并针对调图、加车等情况与轨道交通等部门展开对接。

  “我们根据地铁接驳时间在站内加强人员配备,调整地下候车厅工作配置,优化值班流程,全力以赴为乘客做好服务。”李瀛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地区旅客,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通过建设异地城市航站楼、开通接驳巴士等方式,使机场核心服务进一步延伸。不久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唐山城市航站楼正式启用,接驳巴士同步开通,每天往返12班次。

  “旅客在城市航站楼内休息时,就能了解到所乘航班的信息,扫描二维码办理手机值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产品开发副主管周蓟衡说。

  升级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搭建起了出行的“骨架”,而精细化的服务举措则决定了旅途的“温度”。一系列着眼于细节、服务于人民的“微变革”,正推动着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随着交通与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我们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尹相君说。(完)

【责任编辑: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