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5 10/22 12:21:3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乡土味,世界香

2025-10-22 12:21:33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分享到:

  陇南山间,初榨的橄榄油完成灌装,开始远渡重洋的旅程;茂名水岸,鲜活游弋的罗非鱼,即将装入奔赴四海的货箱……东方乡土正在与“世界餐桌”相遇。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达到1478.4亿美元,其中,出口49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从“地方鲜”到“全球品”,我国农产品的乡土味因何香飘万里?

  农产品有了“新样貌”

  赣南脐橙制成的脐橙茶、阜新小米制成的小米露、和田大枣制成的大枣酱……刚刚在天津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许多深加工农产品,吸引了不少目光。

  “和前些年相比,我们的土特产出口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表示,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出口不再只限于初级农产品,正向着制成品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来自江西的信丰县正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播,带着公司研发的各类脐橙加工品亮相本届农交会。他说:“鲜脐橙的销售窗口只有3个月,而深加工不仅拉长了销售周期,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延伸了整个产业链条。”

  如果说深加工让农产品形态更加多样,那品牌化则真正为农产品开拓了价值提升的新空间。

  在“咸农优品”走进京津冀宣传推介活动现场,陕西省淳化县委书记张乔向嘉宾热情地介绍当地的明星产品——淳化瑞雪苹果,他们正加快推进瑞雪苹果的产业布局,计划将种植面积继续扩展。

  淳化瑞雪苹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是陕西省首次通过国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品种。

  参展商陕西瑞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海外买家更青睐“叫得响”的品牌产品,因而地理标志产品“淳化苹果”广受好评,海外销量持续攀升。

  这些故事的背后,是我国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认定地理标志产品4118个,地理标志直接年产值超过9690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海’的主力之一。”胡冰川分析,这些产品往往与绿色有机生产方式紧密相连,顺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出海路”愈发便利化

  农交会上,许多观众在重庆移动带来的“陆海优品”电商服务平台扫码购买农产品。重庆移动展区负责人刘源说,平台通过“电商+培训+物流”一体化服务,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土特产”走出国门,如今已服务超600万用户,出口额超3亿元。

  刘源对近年来跨境物流的快速发展感触颇深:“随着我国与越来越多国家建立起更便捷的物流通道,跨境物流的整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她举例说,今年8月,来自重庆潼南的50余吨柠檬,正是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摆上了泰国达拉泰市场的货架。

  打通通道更要优化服务,农产品出海离不开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从积极引导企业获取出口品牌商事认证,到出台《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从加快培育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到支持企业借助各类国际国内展会拓展市场……近年来,我国各级各部门推出一系列务实政策,为优质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福建绿茗九窨茶业有限公司展区负责人魏小钧是这一过程的亲历者。他介绍,自2016年起,福建持续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先后走进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借助这一东风,公司出口规模持续扩大,产品品类也更加多元。“除了传统茶叶,新式茶饮同样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喜爱。”他说。

  胡冰川认为,得益于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的“出海”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广西依托东盟平台,2024年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10.5%;山东聚焦国外技贸措施开展研究,推动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取消6项、修改或澄清19项涉及禽肉、西蓝花等产品相关限量标准……

  “科技味”增添新魅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业出海正实现从单一产品到体系化服务的创新跃升。”这已成为与会专业人士的共识。

  在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小辛庄村,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房镇共建的“博士农场”,是科研教学基地,更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驻村第一书记王硕介绍,农场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优势,开展土壤改良,既提升了作物品质与产量,又成功解决了花生、红薯和西瓜的连作障碍难题。

  “紫衣花生种子和土壤生态重构技术已经走出国门,落地约旦、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王硕说。

  我国农业科技的“出海名片”正愈发多元。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大区高级经理张占军表示,科技创新正推动中国智慧农业加速发展。

  “依托新能源等技术进步,我们的农机产品正逐渐在全球市场打响品牌。”他说,2024年中国一拖外贸出口拖拉机近8000台,今年有望突破10000台大关。

  海关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与产品一同“出海”的,还有全链条的农业服务体系。

  “相较于农产品,一些海外买家对服务和模式更感兴趣。”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于莹说,公司推出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智生态平台,实现了从养殖生产、企业管理到供应链协同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虽然这项业务刚刚起步,但已经有多个国家的客户表达了合作意向。

  受访专家认为,农业无人化正从单点突破向全产业链扩散,成为全球农业科技的演进趋势。在这一进程中,我国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展现出独特优势。(记者 白佳丽 尹思源 马博文)

【责任编辑: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