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候专题
第八十二中学 张玉凤
一、考查形式
从查考内容看,考查重点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和成因,以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从考查形式看,主要是运用背景材料,或运用气候资料、气候分布图,考查考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二、知识点拨
1.气候类型的判断
利用数据或图表对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判断,进而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种。
模式法。利用《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如北纬30°到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数据法。精确读出最高月和最低月的气温与降水数据,根据数据指标再确定气候类型。具体方法:根据最高月气温来判断该气候类型所在地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根据气温的高低来判断该地所属的温度带;根据降水量判读降水类型,如每月降水多在200毫米以上,就可最终确定为热带雨林气候。
根据典型特征判断。气候类型不同,生长的植被类型、水文特征、农作物都有区别,这些特征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如灌溉农业要在干旱地区发展,油橄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亚季风气候的代表。
2.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
这部分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考生需要掌握两个图:《气压带和风带图》和《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和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如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赤道低气压的性质是湿润的,所以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就是终年炎热多雨。
3.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
(1)各大洲的典型气候分布规律
如非洲气候是赤道南北对称呈条带状分布,它的最北端最南端不超过40°,均为地中海气候;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东亚的季风气候最典型且类型齐全;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只有亚季风气候。
(2)几个非地带性气候类型及成因
中美洲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沿海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暖流、信风和地形的影响;非洲赤道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受地形影响;秘鲁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扩展,是秘鲁寒流的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北延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分布呈狭长状且局限于沿海地带,主要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起阻挡作用。另外,阳坡与阴坡气温差别大,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差别大。
(3)典型地中海气候地区和城市
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希腊,非洲南端的开普敦,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等城市都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城市。
(4)几个世界著名城市气候类型
如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莫斯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纽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新奥尔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三、答题策略
1.重视图表
教材给出的气候资料多是气温降水直方图,这是最基本的类型,可以衍生出大量变化的图。下面这些图表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虽然形式各异,但其本质都是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气候类型。
2.答题规范
考生在答题中用词要规范,要科学逻辑地表述答案。下面是一些典型问题的回答方法。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回答时多用天气转晴、气压升高、多云、多雨等词;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回答时就要用夏季、冬季、全年等词。
(2)气候要素、气候因素与气候主导因素
气候要素是指用来描述气候特征的若干方面,主要有气温、降水、光照、云量、风等;气候因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气候主导因素是指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的主导因素是海拔因素,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的主导因素是海陆因素。
(3)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两者差别在于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海洋性气候温差更小,降水量更多且降水的年际变化小。
(4)气候特征的描述
关键要抓住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特征的描述主要是整体的高低(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降水特征的描述主要有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是大还是小、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5)特殊区域典型特征
如青藏高原,复习时要抓住高寒特征,强调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西北地区,复习时要抓住干旱特征,强调光照强,昼夜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