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闻报道有思想的深度 更有生活的温度

张超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天津教育报》作为本市专业教育媒体,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部门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教育工作动态信息,热情讴歌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各区县、学校的典型经验。"走转改"活动对于教育专业媒体更好地发挥引领思想、服务基层的作用意义重大,对于增强报纸的思想性、感染力和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新闻工作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只有深入人民群众、贴近普通群众,才能赢得广泛共鸣,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实践,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的生活,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和思想的深度。作为一名教育新闻记者,只有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入基层和一线,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使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富有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新闻才真正有内涵、有活力,报道才能真正发挥正确引导舆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走基层"要一走到底,走向深入
       "走转改"中,"走"是前提、路径和方法。那么,教育新闻记者该如何"一走到底""走向深入"呢?世界著名战地摄影记者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战火还不够近。"换言之,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走得不够近,扎得不够深。
       基层学校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是教育新闻记者的报道之根、情感之基。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教育新闻,是植根于基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土壤上的。只有从这样的土壤上"破土而出"的新闻报道,才能拥有打动人心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例如记者要报道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走进课堂便一目了然,在听课过程中便能直观感受教师高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近距离地观察学生自由、快乐、主动的求知状态;报道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给农村学校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学校,走近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座谈,便能倾听他们最真切的感受,在现代化的校园中感受优良的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因为走得近,报道才真正有现场感,有感染力,在传达记者的观点和承载记者的思想时才不会空洞。
       有生命力的新闻从来不是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因为"最美丽的风景,最动人的故事"在基层学校,在教育一线,校长、教师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智慧和创造力,有着令人感动的人物和事件。记者走基层绝对不能"蜻蜓点水",要抱着极大的热情、虚心的态度,融入到教学实践的现场,触摸教育改革发展的脉搏,用心走基层,才能挖掘出打动人心的情节,完成独具特色的报道。
       在天津铁厂采访的日子,让我更加坚定了"一走到底"的信念。天津铁厂地处河北省涉县地区,因为地处偏远,媒体对天铁教育的关注和报道极为有限。引领我"一走到底"的,是一份对天铁教育人身上那种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热情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崇敬。当时的想法就是,不单单要报道他们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他们成功的原因。走进天铁的学校、课堂,与天铁教委领导、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深入交流后,我领略了天铁教育的独特魅力,感受了天铁教育人身上勤勉踏实、干事创业、不断改革与创新的可贵品质,更找到了规律性的、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办学经验。天铁教育的成功与成就不是偶然的,它凝结着天铁教育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质朴情感和精神,更彰显着天铁教育人用先进理念和优质管理引领教育发展的魄力。这些成果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也是这篇报道的价值所在。
       二、"转作风"要肩负责任,引领思想
      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本源,做记者就要向生活、向社会学习,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转作风"的核心在于转变思想、改变观念,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肩负社会责任,从而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
      作为一张教育专业报,只有靠思想的引领和专业的服务才能赢得读者,发挥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这就需要教育新闻记者扎扎实实地转变作风,坚持"三贴近",深入基层、走进学校、贴近师生,以一个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角色去感受基层一线教育工作,把握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脉搏,反映一线教师的呼声和想法,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的着力点,不至于将"走转改"活动表面化、形式化,而是会发现和挖掘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代表性的基层典型。
      教育新闻记者肩负的责任是要传递新闻、传播思想。一个优秀的教育新闻记者,不仅要做问题的发现者、经验的总结者,更要做难题的探索者、决策的参谋者,既要把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作出的决策部署和动态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又要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声音、想法、建议反馈给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真正做到建言献策,推动教育改革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发挥好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依靠的是事实的力量,是思想的力量,是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以理服人的锐气。教育新闻记者一定要有教育思想,要有一种不断思考和钻研的精神。转变了作风,深入了基层,记者才能在报道中展现真实的力量,凸显细节的魅力,彰显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
       三、"改文风"要不断思考,大胆创新
       "走到底""转得实"才能为"改文风"奠基好基础。"改文风",需要记者在采访中更细致深入地观察,需要更加深刻地思考,需要以崭新的角度来报道基层典型,反映师生心声。
       记者首先是一个发现者,然后才是一个记录者。很多新闻采访的过程,都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才能抓住新闻背后的新闻,写出新颖独到的报道。要拥有发现的眼睛,就要善于思考和学习。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业务能力。做教育新闻,就必须对国家和地方教育的政策有深入的了解,对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有敏锐的判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流程和内容有明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把新闻做专业、做深入。
       "改文风"的前提,是记者要对政策有准确的把握,对基层有深入的了解。此外,教育新闻记者还应该具备不断创新的思维,在采访上独辟蹊径,在写作上独具匠心,在采访中用群众的思维思考,用群众的语言写作,力求将新闻报道做得短小精悍、新颖独特、生动形象、内涵丰富。
       例如对于优秀校长、教师的报道,记者做这类通讯报道多了,容易千篇一律,把先进典型写得"高""大""全"。人物通讯报道一定要能够展现人物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能将人物写活,将故事写精彩。例如《"忙人"吕大姐的一天》这篇报道,我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抓住了吕顺艳为学校和师生发展"奔走忙碌"的特点,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全新的角度、朴实的话语,以小见大地展示了一位身先士卒、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好校长的形象。
       综上所述,"走转改"是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本,是成长发展之魂。"走转改"为教育新闻记者打开了一扇大门,让记者把"走转改"当作是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职业操守,在基层感受教书育人的无私崇高,在现场见证教育的润物无声,不断拓展教育新闻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让基层意识和群众观点始终成为教育新闻报道的不竭源泉和思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