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三年多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为产业和企业谋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路径、新经验、新模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精彩观点
2
唐中赋
15项经验和3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15项经验和3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彰显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49283
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90项任务和两批175项自主创新措施已经基本完成。国务院2018年5月底批复天津自贸试验区《深改方案》。截至今年10月底,128项任务已完成77项,占总量的60%;其中2018年任务完成64项,占总量(84项)的76%。自设立至今年10月底,天津自贸试验区新登记市场主体5.1万户,注册资本(金)超1.8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2%的地区生产总值、近10%的一般预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向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报了4批127项成效明显的试点经验和31个创新实践案例,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等15项经验和3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推出了两批73项全市复制推广措施,彰显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2
唐中赋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49285
深化“放管服”改革。天津自贸区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我们主要做了几方面工作。首先,在全国率先实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 审批,企业设立“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备案”一天办结,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名称查重最快3分钟即可完成。“证照分离”改革第一批5类92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累计办理告知承诺事项128件,审批改备案事项2540件,第二批4类56项改革措施已启动。其次,深入推进政务一网通改革,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群众办事零跑腿。深入推进行政审批“马上办”,建立首席审批官制度,探索“零见面”审批,试行“多评合一、统一评审”“先建后验、联合验收”“多项合一”等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实行经营许可“一址多证”,探索实施生产许可“一企一证”,显著提升了企业经营灵活性。建立了以信用风险分类为依托的市场监管制度。实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纳入公示,实现全市56家市级行政部门信用信息归集,涵盖各行政机关的17项主体登记、56项行政备案、845项行政许可、3500项行政处罚、17项业绩情况等共计4000余项信息指标。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认真落实自贸试验区2018年版负面清单,累计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外资2353家,注册资本(金)4331亿元,99%以上通过备案设立。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改备案,1天办结。设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落实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境外股权投资,累计备案境外企业机构207家,中方投资额215亿美元。率先开展“加工贸易自主核销”、航空维修RFID物联网、试验用特殊物品准入、出口货物专利纠纷担保等监管服务模式创新,先后推出80多项贸易便利化措施。创新海关税款担保模式,有效解决企业担保授信难问题。实施原产地预裁定和原产地自主声明制度。推进通关一体化。第一个方面是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截至去年底,天津单一窗口累计申报单量突破450万单,直接服务企业数量4000余家,间接服务企业10000余家,申报效率提高了25%,每年为企业节约海关信息传输费4000万元。第二方面是原天津海关出台了3批29项通关便利化的措施,其中最受企业欢迎的就是先进区后申报的制度。另外,在保税货物自行运输制度方面,实行通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通关时间由原来的一到两天压缩到现在的两个小时,通关的成本节省了70%。同时我们还有一系列的包括出口提前申报、取消监管场所月底报告等在内的物流改革措施,使口岸通关效率明显提高。
2
唐中赋
以前沿新兴产业培育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前沿新兴产业培育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49286
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天津自贸区深入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着力打造汽车平行进口全产业服务链。建立规范透明的市场秩序,制定实施全国各试点城市首个平行进口汽车行政规范性文件——《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工作的若干措施》,严把准入关口,筛选出两批40家试点单位。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平行进口汽车服务和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营,通过车辆VIN码将政府部门独立掌握的信息与试点企业的销售数据整合,依法保障车辆三包、售后等试点企业主体责任的实现。推进平行进口汽车综合监管模式创新,海关全国率先出台通关作业流程便利化、保税仓储等措施,实施汽车海关集中验估,平均放行时间减少51.7小时,查验率降低至3.54%;检验检疫部门推行了第三方结果采信、降低现场查验比例、简化市场准入报检手续等制度,企业物流成本大规模缩减,目前口岸基本实现企业申报后当日放行,节省滞箱时间4天,每辆车平均节约物流成本1000元左右。2017年,累计进口平行车10.3万辆,进口额52.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3%和93.6%,分别占全国的75.7%和75.1%;全国平行车进口量、进口额前10名的试点企业中均有9家为天津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全国领先。实施了融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等大型设备海关异地委托监管、融资租赁企业设立登记备案限时办结、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允许融资租赁企业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福费廷业务等制度创新,租赁业功能政策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专家+管家”服务体系,帮助租赁企业协调解决业务疑难问题,为租赁模式设计税务结构、制定通关模式、提供融资渠道信息、信息归集撮合交易、专业解读法规政策。积极推进租赁业务模式创新,开发出保税租赁、SPV租赁、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等40余种租赁交易结构,租赁企业经营范围覆盖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电力设备、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新能源、无形资产等多个领域。目前区内各类租赁公司超3400家,租赁资产超万亿元,租赁飞机累计超1200架、船舶145艘、海上石油钻井平台13座,均占全国的80%以上。天津东疆被国内外众多专业机构及媒体誉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