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循刚,男,汉族,1957年10月生,陕西西安人,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系天气动力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理学学士,高级工程师。
  现任天津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详细>>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网访谈》。今天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天津市气象局局长权循刚先生来新华网做客。权局长,您好![09:59]
[天津市气象局局长权循刚]新华网的网友大家好![10:02]
[主持人]从今年开始,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国家“防灾减灾日”,5月6日到13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上下围绕“防灾减灾”的主题,组织开展了各类宣传活动。那么权局长,首先请您先介绍一下,气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意义。[10:00]
[权循刚]首先,非常感谢新华网请我来这里做客,今年的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防灾减灾日”的第一个纪念日,在这里我想就有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情况向广大网友做一些介绍,也非常感谢新华网的网友以及领导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支持。[10:05]
[权循刚]通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我们共同的感受到当前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大自然灾害频繁、破坏强度大。2004年12月发生了印度洋海啸;2008年5月暴风袭击缅甸等都造成了很大的伤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害。因此有效防御自然灾害,将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10:08]
[权循刚]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有数字表明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特别是近10年所发生的灾害,包括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非典、重庆特级大旱、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汶川特大地震,更是给我国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和人民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刚才主持人问我气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有哪些作用,我感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10:10]
[权循刚]第一,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方面,据统计,气象灾害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又是分布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因此气象防灾减灾关系千家万户以及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第二,气象工作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只有具有良好的气象信息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才能做到科学决策、提前部署、准确指导。第三,气象工作不仅关系到气象防灾减灾,还与其他多种自然灾害防御关系密切,比如地质灾害、大气环境灾害、海洋灾害、农业病虫害等都与气象密切相关。大家最为熟悉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资源、经济社会问题。所以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特别是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重要作用。[10:13]
[主持人]权局长,天津市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10:15]
[权循刚]天津属于我国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季节分明,冬天寒冷、夏天炎热。从气候特点来看,冬季主要常受北方冷空气影响,经常造成一些寒潮、大雪、霜冻、低温、冻害等;夏季受西南季风、暖湿气流影响,常带来暴雨、冰雹、雷电以及高温热浪。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的四分之三,呈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全市年降水量大约在56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2度,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1.7度,极端最低气温曾达到-23.3度,这就是天津基本的气候特点。[10:17]
[主持人]天津的主要气象灾害和特点有哪些呢?[10:18]
[权循刚]天津的气象灾害按照严重程度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旱灾。干旱灾害多发、连发,这就决定了天津特别是华北地区主要灾害的一些特征。比如2000年-2004年的5年中,由于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国务院组织了四次引黄入津,以引黄河水来补充天津的缺水环境。第二,洪涝灾害。特征是少发、重发,发生的概率比较小,比如建国后直接影响天津的大洪水就是“63·8”和“96·8”两次,一旦出现洪水则会严重威胁天津的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中央领导指出天津不能淹、天津淹不起,这是对天津防汛工作的最高要求。第三,暴雨、积涝比较严重。天津地势低洼,一旦出现暴雨,积水难以排出,容易产生积水,大家都记得2003年10月10日夜间至11日出现的全市大暴雨,造成了当时天津城区大范围严重的积涝。 [10:23]
[权循刚]第四,风暴潮易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天津沿海地区容易发生风暴潮的灾害。60年代以来发生的五次较为严重的风暴潮灾害,近几年风暴潮仍有多发的趋势,仅今年2月份以来,天津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三次超过警戒潮位以上的风暴潮灾害。第五,高温天气有所增多。天津的气候夏天时有酷热,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大于等于35度以上的高温日数普遍增加,以天津市区为例,80年代高温日数平均为5天,1997年以来12年中年高温日数平均为12天,比80年代增加了7天。第六,冰雹、大风、大雾等天气时有发生。第七,台风难得光顾,但非绝无仅有。因为从历史资料看,1972年7月天津曾经遭受过台风的正面袭击,随后近20年影响天津的热带气旋大概有8次,主要在天津的周边地区。因此,对台风天气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10:26]
[主持人]那么针对这些气象灾害,我们都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呢?[10:27]
[权循刚]针对气象防灾减灾我们的措施从性质上分为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大类。比如洪水、风暴潮,这些气候要采取修建防洪堤、泄洪闸等工程来进行灾害的防御。对雷电灾害,我们采取在建筑物上设置避雷装置,针对网络、电信、电器等设备加设避雷装置,进行一些工程性的减灾;另一方面我们称为非工程性措施,主要采取一些监测、预报、预警和人员迁移的避灾措施,称为非工程性措施。作为气象部门来说,更多是用一些非工程措施,就是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的传播服务,提醒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并采取一些必要的避灾自救的措施来减少灾害的损失。[10:29]
[主持人]权局长,您能从天津市的气象灾害与应急工作的监测、预警、服务等方面做些介绍吗?[10:30]
[权循刚]就天津而言,近10年来随着国家的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我们的气象从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服务这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气象灾害的监测而言,我们现在有了国际水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在1.1万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布设了200余个自动气象站,使我们对天气的监测、空间密度大大提高。同时气象观测从过去3小时一次,提高到6分钟至10分钟一次,这样对各类灾害性天气就可以实现有效监测。[10:34]
[权循刚]在预报系统方面,近几年特别是为了保障奥运会顺利开展,加强了气象预报系统的建设,引进了1.8T的高新计算机,加强了各种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了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升级了短信预报平台,使以天津为中心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正常运行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数据预报产品。同时预报的时间也从过去24小时-48小时提升到现在的0小时-3小时、3-12小时的临近短时预报以及3天到7天的中期天气预报,另外我们还要开展10天-20天以上的延伸性天气预报。同时我们在短时气候预测方面开展了滚动的月预报和逐月滚动的季预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预报信息。从预报信息、预警信息的发布体系建设上,由过去简单的电台、电视、电话发布天气预报和警报,发展到现在利用手机短信、手机WAP网站、互联网站以及城区街头、社区的电子显示屏、农村的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发布渠道,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有效、方便的接受预报预警信息提供了帮助。[10:38]
[主持人]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4年3月1日,天津市也施行了地方性法规《天津市气象条例》。那么权局长,从国家到地方,对于气象的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您能否给我们简单的解读一下? [10:39]
[权循刚]国家和地方相继就气象工作进行立法,充分反映了国家和当地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家知道通过立法可以实现气象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规定了气象的活动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依法开展气象活动。无论从我们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还是天津的《天津市气象条例》,都对气象探测、气象预报、警报、气象服务、气象设施的保护以及气象工作的违法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为我们开展正常的气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一,在当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们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对我们气象站原来所处的工作环境造成了一些改变。根据法律要求,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建设部门都应该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在征得气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在相应的范围内改变或者建造一些新的建筑,用以保护气象的探测环境。因此我觉得当前这是利用法律保护气象事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10:46]
[权循刚]第二,在气象防灾减灾的活动中,社会组织、个人要自觉接受气象行政主管部门对气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的检查,比如在人工影响天气、防御雷电灾害、气候环境评价等各项工作中,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开展相关的服务,接受气象行政主管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第三,我们在气象信息传播的领域内,要依法履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义务。近几年在我们与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通讯管理局等多部门协调下,共同发布了《关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相关规定》,这也是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天津市气象条例》进一步规范信息发布渠道行为规范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因此我们觉得充分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地方的法规来保护气象工作、规范气象工作,真正使气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10:54]
[主持人]目前,天津市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还有哪些薄弱环节,未来的努力方向又是怎样的呢?[10:55]
[权循刚]就天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而言,天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感觉到:第一,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的思想意识还不强,组织合作上还比较弱化,没有形成社会合力。第二,气象部门对各种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还比较薄弱。第三,社会公众气象信息发布能力还不强,对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气象信息接收仍然存在着传递信息慢、覆盖范围窄的问题。第四,气象防灾减灾法规和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健全。第五,气象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11:04]
[权循刚]以后我们的努力方向大概有以下七点:第一,大力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水平,这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只有提高了预报预测的准确率,才使广大群众、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在灾害来临前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各种防灾避险的准备工作。第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三,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建设。第四,加强与各区县、各部门的联动合作,形成气象灾害的防御合力。第五,加强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第六,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我市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第七,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科普宣传,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11:06]
[权循刚]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日,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扩大社会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理解,赢得他们的支持,特别是增加广大群众对气象灾害避灾自救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11:09]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网友,再见![11:11]
日期:2009年5月12日10:00
嘉宾:天津市气象局局长权循刚
概要
一、气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二、天津市气象灾害的种类、特点和防御措施
三、天津气象灾害与应急工作的监测、预警、服务
四、国家和天津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条款的解读
、天津气象防灾减灾的薄弱环节和未来努力方向
六、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天津市气象局概况 ::::::::
  天津市气象局是属中国气象局和天津市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其主要职能:贯彻执行气象工作的方针、政策; 负责天津市气象行业的规划和管理以及气象大中型项目和技术装备的统一布局;负责天津市气象法规和业务规范的管理;会同市政府对9个区、3个县气象局实施..详细>>
:::::::::: 背景资料 ::::::::::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全面提升天津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 全国唯一一座近地面层255米高的气象观测铁塔
· 我国北方第一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屹立于天津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
· 收藏于天津市气象档案馆的1910年中国逐日天气图
· 为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安装监测设备
· 对天津市1506所中小学防雷设施开展专项排查
· 气象电子显示屏为社会公众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开展天气预报会商
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开展应急气象保障服务
开展海洋气象服务
:::::::::: 相关链接 ::::::::::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汶川大地震 天津大援助
天津市气象局局长权循刚2007年做客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