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历史悠久,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自古以来即为交通要道,素有“京津走廊”之称。
一、自然经济概况
(一)地理位置:武清区位于天津市西北部,东与天津市宝坻县、宁河县搭界、南与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河北省霸州市相连,西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接壤,北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比邻。
(二)地形地貌:区境地处华北冲击平原下端,地势平缓,自北、西、南向东南海河入海方向倾斜,海拔高度最高13米、最低2.8米。
(三)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区域面积15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58%。土壤分为砂性土、壤质土、粘性土三大类。土质疏松肥沃,宜于农业生产。
气候资源: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6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705小时,平均无霜期212天,平均年降水量606.8米。
水资源:境内有永定河、北运河、青龙湾河、排污河4条一级河道和龙河、龙凤河故道、北新河等7条二级河道、纵横区境269.7公里,年径流量4.2亿立方米。境内平均年产水量1.5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亿立方米。区内有上马台、小于庄和黄庄三座水库,总蓄水量360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杂粮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棉花等。蔬菜又分为白菜类、根菜类、绿叶类、食用菌类等11大类100多个品种。水果品种主要有苹果、梨、桃、葡萄等。
主要畜牧品种有猪、牛、羊、鸡、鸭、鹅等。水产资源以淡水养殖为主、有鲢、鲤、白昌、银鱼等10多个品种。林木有杨、柳、榆、槐、椿等5大类30多个品种。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有小类哺乳动物、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等6大类120多种。
矿产资源:区内已知的矿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地下热水等资源。区境东北部的武清凹陷是天津市主要的储油点构造之一、 油层多、储量大、油质好。
地热异常区面积为130平方公里,已成功开采了8眼地热井,井口出水温度为75度左右,水质弱碱性,综合利用前景非常可观。境内西北部有较为丰富的优质煤储藏。
旅游资源:境内有杨村小世界、南湖游览区、港北森林公园、封神宫、北方国际射击场等14处旅游景点。其中位于城区西侧的“杨村小世界”占地32公顷,集世界上83个国家的137处名胜风景微缩于一园。
(四)人口与行政区划:
全区总人口7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万人,农业人口70.5万人。有汉、回、蒙古、满、朝鲜、苗、壮、土家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万人,占总人口的1.4%。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口密度为505人/平方公里,全区辖16个镇,18个乡,741个村。杨村镇为城区所在地。
(五)主要经济发展指标:1999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0.1亿元,财政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
二、发展优势与潜力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武清区处于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 属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之一。城区杨村镇距天津市区25公里,距首都北京75公里,距天津塘沽新港75公里。京津两大城市广阔的市场、信息、科技等条件,为武清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潜力。
(二)交通便捷。区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京九支线、京山、津蓟铁路干线从境内穿过,并设有6个客货站。公路有京津、京福等12条国家级干线。京津塘高速公路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区境43公里,并在城区北侧设有上下道口。境内有区级、乡村公路635条,公路总长度1425公里。全区形成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三)通讯发达,电力充足。全区有邮电支局(所)53个,邮路总长度387公里,全区34个乡镇皆可办理国际、国内各类邮政业务。城乡电话全部实现程控化,可与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 数字微波、光纤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1988年,全区装机总容量8.2万门。华北、京津塘两大电网越境而过,全区有综合变电站18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 年供电量6亿千瓦时。
(四)城乡基础条件优越。城区杨村镇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控制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平方公里。城内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水、电、通讯设施完善。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学校、医院、公交客运、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备。有5个镇分别被国家建设部和天津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并已初具规模。全区农民人均居住面积22.74平方米。
(五)金融机构齐全,融资能力较强。全区有金融机构6家,储蓄所、代办所等金融网点遍及全城区乡。1999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67.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0.2亿元。
(六)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全区有劳动力35.2万人,在全部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2%。
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武清区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求实,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协调发展。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综合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棉花产量分别占全市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在全国首届农林牧渔总产值百强县(包括各大城市市辖区)排行榜中名列第71位。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棉花生产、平原绿化、菜蓝子产品生产先进单位、94年被国家确定为粮食生产大县,逐步形成了城郊型农业发展格局。1999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4(13.8)亿元,农业商品率达到85%以上。
高效农业发展迅速。蔬菜占地面积达到22.6万亩,其中棚室菜面积2.24万亩,年蔬菜总产16亿公斤,引进了一批名优特新品种,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果园面积达到8.1万亩,果品产量8142万公斤,肉类总产量4.9万吨,蛋类总产量4.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4万吨。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付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猪、肉鸡、肉鸭、肉牛、蔬菜、优质果品和淡水鱼七大生产基地,一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大力推广了防渗渠道、管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农 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86.4万千瓦,农机作业率达70%。小麦、玉米的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二)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村以上工业发展到1300家,职工14万人,总资产65.5亿元。1999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32.1亿元。全区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发展到180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7家,市级以上集团发展到27家,其中国家级集团10家。全区工业有19大门类、30多个行业、200多种产品。初步形成了地毯、纺织、化工、机械、服装、制鞋、自行车等传统主导行业, 并建起了新型建材、电子等一批
新兴行业。创出了一批名优拳头产品,有120多种产品先后在国内外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上获奖,150多种产品被评为市局级以上名优产品,其中巷虹牌地毯、牧歌牌兽药、靓倩牌皮衣等15种产品荣获部级名优产品称号。
(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全区经济的带动和服务作用日益突出。
1998年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商业、饮食、运输、物资供销、金融保险、邮电六大行业是武清区第三产业的主导行业。全区有各类商业网点1.2万处,从业人员3.3万人,各级各类流通组织发展到1万多个。199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8.5亿元。全区各级各类市场发展到30多个,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区城为中心,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市场网络。
大沙河蔬菜批发市场成为京津地区重要蔬菜集散地。个体公路运输业、餐饮业蓬勃发展。物资供销业稳步发展。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区五行一社199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3亿元。199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1亿元。各类保险承保金额525亿元,保费收入9028万元。旅游业、房地产开发、信息咨询业等新兴第三产业长足发展。
(四)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全区外向型企业已发展到200余家,出口产品19大类,300多个品种,产品行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地毯、服装、制鞋、工艺品、化工、草柳编织品纸制品六大骨干出口行业和芦笋、腌制品、畜禽加工三大农业出口创汇基地。1999年,全区外贸出口供货额达到35.5亿元。全区自营进出口企业发展到19家创汇9200万美元。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到1998年底,已吸引欧美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全区三资企业已发展到276家,协议投资总额6.6美元,外资到位率达96%。
(五)开发区建设成绩斐然。武清开发区是国家1991年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城区西北侧,紧临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第一出口,规划总面积24.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6.4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建设招商,现已成为武清对外开放的龙头和窗口。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区内骨干路网、排水、通讯、电力、供热管线全部贯通,自建了万吨水源厂、220KV和35KV双电源变电站、8万门IDD的光纤数字通讯中心、3座热力站、两眼温泉地热井等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0.8平方公里的多功能服务区,1.44平方公里的生活区和1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坐落在开发区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清海关已正式开关。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4万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2500多人。区内有各级各类学校999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所。全区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和幼儿教育先进县。高考升学率达到54%.全区文化体育设施1064个,农民业余演唱队29个,业余剧团32个,民间花会130多道,业余体育运动队560多个。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74个,床位1086张,有医护人员2109名,其中医师839名,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达到国家二级甲等标准。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主干网覆盖全区34个乡镇。1998年全区农村已全部实现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375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