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认为,全球化带给中国的重要增长点在于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
  樊纲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经济顾问。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樊纲视点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处于一个理想的状态
全球化带给中国的重要增长点在于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要尽可能达到利益的平衡
国有资产要更多地从企业形态中退出来
中国经济在三年内绝对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国内金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
樊纲回答现场听众的提问

  

  新华网天津频道7月17日电(记者孟华)樊纲教授在日前进行的《变革时代经济形势及资本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目前讨论全球化的优劣已经并不重要,需要关注的核心在于如何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尽快发展自己,而在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众多经济增长点中,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

  樊纲指出,虽然全球化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全球化导致差异,发达国家会占据主导地位,可能会使差距扩大。然而,在目前的背景下,不加入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什么好处也得不了,会更加落后,会被边缘化。加入全球化还会得到好处,如果做得好的话,得到的好处还更多,可能增长得更快。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讨论的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得到好处,怎么运用这些机遇去尽快地发展自己。

  他说,全球化使得生产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形成了全球的生产网络、采购网络和科研创新网络。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使自己的生产要素进入到全球化生产采购网络中,这是非常重要环节,能否进入这个网络,获取这份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目前面临的机遇非常好。中国目前在全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非常好的地位。我们不仅能够参加到网络中去,而且有希望将其中的一大块生产网络、制造业网络组成部分接下来,成为我们发展的基础。    

  全球化产生一种可能性,使发展中国家缺少的技术资金流动到国内使其与原有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并且发展中国家得以发挥后发优势,学习管理市场经验,用较低的成本获得经验更快发展自己。目前外资、外企公司进入中国成为趋势,而且中国劳动力具有长期低价优势,政治稳定,都是发展的机遇。

  樊纲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我国创造了很多商机。第一,为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创造了生产零部件的机会,第二,跨国公司到中国来,生产的产品是位全球的市场生产,在为全球市场配套。如何抓住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重组调整的机遇,发挥全球采购生产网络带来的机遇,对尤其是中小企业非常有益。

  他强调说,企业不要轻视为跨国公司做零部件,在为其配套过程中能够学习国外的技术、营销、市场、可以积累资本,逐步过渡到做自己的品牌,这比在以前所谓的保护下制造一些没有竞争力的整机可能会更好。作加工配套的这个阶段可能是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现实的发展的阶段而且是一大机遇。

  他认为,世界上,多数企业是做市场分工的一个环节的配套,包括政府、媒体学者不要老是对中小企业鼓吹要发展壮大独立品牌,企业要把握住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这个阶段能够做什么,把握自己的利润源泉,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基础上一步步发展。作出真正的国际品牌需要一定的过程和阶段,不能盲目地追求。樊纲提醒企业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加入世界网络条件全球竞争下可能短期内创造自己的品牌会更难了,但可能你挣钱更容易了,生机更多了,只不过需要换一个思路,利用好这个生机。这是很多企业起步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积累,中国企业一定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例如联想正是通过组装代销,挣到了钱,然后才创造品牌。

  樊纲认为,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的背景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千年不遇的机遇,而且国家将有希望解决千年大难题,五亿农民脱离土地进城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中不要轻易提什么提升产业结构,正确提法应该是扩充产业结构,即除高科技产业外,大量的中小企业还要做零部件,因为还有大量的不是搞科技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农民做工,农民问题还要解决,这是解决中国持续发展的大机遇。所以从政府和企业的都是相通的,即如何从全球化这个背景下学到技术、知识、经验,从这样的机遇中进行体制的发展。

  樊纲总结说,这些年我们有很多新的增长点,重要的我认为不在于出了新的产业、品种,而在于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大批配套加工能力的形成、将国际上大量的制造业接到了中国来做,现在事实上很大增长部分在此。因此,各行业都应围绕这个大趋势来思考要做些什么。(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XINHUA NEWS AGENCY 制作单位:新华社天津分社 联系电话:022-23678092
  e-mail:tjxinhua@xinhuanet.com